通过 @eigenlayer 的多链验证,他们似乎有效地针对基础设施分布问题。 现在有一种奇怪的脱节,已经有大量活动在 L2 上进行,比如 base、optimism、arbitrum 等。 但大多数基础设施,包括预言机、协处理器、最终性层等,仍然在以太坊主网中,安全性也在这里。 理想情况下,主动验证服务(AVS)必须更靠近用户运行,以降低成本/延迟并避免额外的桥接层, 但事实并非如此, 每次需要数据时,你都在来回桥接,支付 L1 费用,处理额外的延迟,这种设置很笨重。 eigenlayer 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? 他们将质押表(谁在用多少 ETH 进行安全保障)传输到 L2。 当操作员对某件事情签字时,L2 可以根据传输的质押权重验证这些签名。 如果有人行为不当,惩罚仍然在以太坊上发生,但更新会迅速在链间同步。 有了这样的系统: altlayer 可以直接在 optimism 上运行 rollup 最终性, brevis 可以在 arbitrum 上进行 zk 处理, eoracle 可以在 base 上提供数据。 所有这些都由同一 ETH 质押支持,保障主网的安全性。 这里的大局是什么? 在保持以太坊安全保障的同时,基础设施终于可以去到用户实际所在的地方,而不是被困在昂贵的主网上。 这为在 L2 上构建的每个人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、更低的成本和更少的摩擦。
查看原文
3,220
2
本页面内容由第三方提供。除非另有说明,欧易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,也不对此类材料主张任何版权。该内容仅供参考,并不代表欧易观点,不作为任何形式的认可,也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或购买或出售数字资产的招揽。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况下,此类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准确或不一致。请阅读链接文章,了解更多详情和信息。欧易不对第三方网站上的内容负责。包含稳定币、NFTs 等在内的数字资产涉及较高程度的风险,其价值可能会产生较大波动。请根据自身财务状况,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