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fiLlama、Aster 與 HYPE:探索去中心化交易所之戰與 Aster 的崛起
引言:Aster 在去中心化永續合約交易中的崛起
去中心化金融(DeFi)生態系統正經歷一場變革,而 Aster 在去中心化永續合約交易中脫穎而出,成為主導者。超越 Hyperliquid 等競爭對手的每日交易手續費與交易量,Aster 已成為當前「去中心化交易所之戰」的焦點。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 Aster 的崛起、其創新功能,以及塑造去中心化交易所(DEX)格局的競爭動態。
Aster 在去中心化永續合約交易中的主導地位
Aster 已穩固其在去中心化永續合約交易中的領導地位。該平台創下了多項驚人成就,包括每日交易手續費達 2500 萬美元,以及現貨交易量達 1.9996 億美元。這些數據突顯了 Aster 吸引高用戶活躍度與參與度的能力。
Aster 最值得注意的成就是其在 9 月 25 日創下的單日永續合約交易量歷史新高——600 億美元。這一里程碑彰顯了該平台日益增長的影響力,以及 DeFi 領域對其服務需求的增加。
Aster 與 Hyperliquid:競爭分析
Aster 與 Hyperliquid 之間的競爭加劇了 DEX 市場的競爭態勢。雖然 Hyperliquid 擁有更高的交易量(4.773 億美元),但 Aster 的優越手續費結構與創新功能使其具備競爭優勢。
Hyperliquid 推出了其原生穩定幣 USDH,該穩定幣由現金與美國國債支持,旨在減少對 USDC 等外部穩定幣的依賴。然而,Aster 的獨特功能,例如「隱形訂單」功能,使其脫穎而出。此功能允許用戶設置隱形限價訂單,在透明性為常態的市場中提供隱私。此外,Aster 的多區塊鏈支持以及對 BNB 鏈的專注,增強了其可擴展性與用戶採用率。
YZi Labs 與趙長鵬在 Aster 成長中的角色
Aster 的快速崛起可歸因於 YZi Labs(前身為 Binance Labs)的戰略支持,以及 Binance 聯合創始人趙長鵬的背書。自 3 月從 APX Finance 更名為 Aster 後,該平台經歷了指數級增長。其原生代幣 ASTER 於 9 月 17 日推出後,進一步加速了其發展勢頭,其完全稀釋估值(FDV)從 5.6 億美元飆升至 151 億美元。
Aster 原生代幣(ASTER)的代幣經濟學與估值
ASTER 代幣在 Aster 的成功中發揮了關鍵作用。其令人印象深刻的估值增長反映了市場對該平台的強烈信心。然而,快速增長也引發了對其可持續性的質疑。維持用戶信任並持續提供價值,對於 Aster 保持市場地位至關重要。
DeFiLlama 的下架與刷量交易疑慮
儘管取得了成就,Aster 仍面臨審查。由於涉嫌刷量交易,DeFiLlama 下架了 Aster 的永續合約交易量數據。此舉引發了關於 Aster 交易數據真實性及其對更廣泛 DeFi 生態系統影響的討論。雖然 Aster 否認了這些指控,但這場爭議突顯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維持透明度與信任的挑戰。
Hyperliquid 的 USDH 穩定幣及其對 DEX 生態系統的影響
Hyperliquid 推出 USDH 穩定幣是一項針對 Aster 主導地位的戰略舉措。通過減少對外部穩定幣的依賴,Hyperliquid 旨在創建一個更自給自足的生態系統。然而,Hyperliquid 治理代幣 HYPE 即將解鎖的 120 億美元代幣,可能對其價值施加下行壓力,進而影響其競爭地位。
Aster 的技術問題與對用戶信任的承諾
Aster 通過積極應對挑戰,展現了其對用戶信任的承諾。例如,在推出 XPL 永續合約時發生技術故障後,該平台以 USDT 補償了用戶。這一舉措幫助 Aster 在面對挫折時維持了其聲譽並鞏固了用戶忠誠度。
永續合約交易與 DEX 採用的市場趨勢
Aster 與 Hyperliquid 的崛起反映了 DeFi 領域的更廣泛趨勢,特別是去中心化永續合約交易的日益普及。隨著用戶越來越尋求集中化交易所的替代方案,像 Aster 和 Hyperliquid 這樣的平台正處於抓住這一轉變的有利位置。然而,競爭格局仍然充滿變數,創新與用戶信任將成為關鍵的區別因素。
結論:Aster 與 DEX 生態系統的未來
Aster 的快速增長與創新功能使其成為去中心化永續合約市場的領導者。然而,對交易行為的審查以及來自 Hyperliquid 等競爭對手的壓力,凸顯了在 DeFi 生態系統中維持成功的複雜性。隨著「去中心化交易所之戰」的持續演變,Aster 能否持續創新、保持透明度並建立用戶信任,將決定其對去中心化金融格局的長期影響。